主办: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          主管: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         业务指导:四川省社会科学院
《当代县域经济》杂志官方网站
用户名:
密码:
学术
研究成果
专家智库
前沿观察
县域论坛
典型案例
第10期:当代县域经济
专稿

域综合竞争力,策划推出农业开发、交通物流、市政设施、商贸流通、旅游文化等招商项目,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,推动“三化”联动,统筹城乡发展。坚持引资引智并重,注重管理、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引进,引导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,鼓励物流、金融、商贸、旅游等行业国际化管理公司,通过委托管理、授权管理等方式提高行业综合管理服务水平。

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强化发展新支撑
—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。积极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,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,调整产业结构,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,推动内陆开放型产业集约、集聚、集群发展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。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,认真落实凉山州“7+3”产业发展规划,瞄准电力、矿冶、农业、服务业等行业高端,做大做强战略主导产业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医药等新兴产业。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契机,加快推进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,着力打造千亿水电、千亿矿冶、百亿绿色农业、特色旅游文化“四大产业集群”,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、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、优质烟叶花卉蚕桑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四川旅游次中心。
——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园区。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外经外贸发展的主载体,按照“开放立区、整合建区、创新强区、提升兴区”的发展思路,发挥比较优势,突出区域特色,优化产业布局,完善配套功能,拓展园区发展空间,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聚合力,真正把产业园区打造成培育特色产业、提升传统产业、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,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坚持整合要素资源,推动重点产业园区扩容调位、上档升级,加快建设一批国家、省、州级外向型产业园区或外贸出口基地,努力把西昌钒钛产业园、冕宁稀土产业园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、高新技术开发区或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,把西昌成凉、会理有色、雷波磷化工、盐源循环、德昌银厂和西昌太和等产业园区建成省级产业园区、省级开发区或外贸出口基地。
——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。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倍增计划,分产业选择和确定重点培育的优势骨干企业,加大项目安排、要素保障、环境配套等倾斜力度,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主业突出、竞争力强、引领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。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上大项目、兼并重组、上市融资等实现超常规发展,打造集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出口为一体的企业“航母”。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,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品牌、核心竞争力和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开展跨国经营,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。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,与大型骨干企业开展配套协作,走“精、专、特、新”的特色优势道路,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。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推进自主创新,创建出口品牌,培育国际知名品牌,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。

友情链接:
学    会
学    术
资    讯
专    题
图片
视频
专委会
乡村文艺院
网站申明
版权所有: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
蜀ICP备10025149号-1
备案号:川新备15-000061
联系我们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
电话:(028) 87323971,87323979,86605683
E-mail:Scxianyu@163.com
QQ:476320177
邮编:6100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