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: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          主管: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         业务指导:四川省社会科学院
《当代县域经济》杂志官方网站
用户名:
密码:
学术
研究成果
专家智库
前沿观察
县域论坛
典型案例
第10期:当代县域经济
专稿

造对外经贸交流平台。坚持把加强国际产业合作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着力重点,瞄准国际市场和资源,坚持外贸、外资、外经“三外联动”,逐渐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。巩固和深化与津巴布韦、荷兰、泰国、丹麦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产业合作,继续推进与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关系,抓住国家建设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战略机遇,发挥放大比较优势,积极开展与西亚、东欧国家的合作交流,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,不断提升开放的层次和水平。支持西昌等州内城市与国外开展城际结对活动,建立友好城市关系,加强与国际化组织的友好往来,拓展凉山国际合作交流的领域和空间。
——深化区域经济合作,构建区域共赢发展格局。着眼区域一体化发展,积极加强与周边市州的协调与沟通,促成资源优化配置,实现经济发展的空间共荣。抢抓成都创设西部内陆自贸区机遇,落实成都经济圈“8+3”区域合作协议,积极探索双边多边合作新途径,推动成凉互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消费基地和旅游目的地。加大与攀枝花的区域合作力度,推动攀西资源同享、产业同构、城镇同建、基础同网、市场同体、环境同治、文旅同兴,携手共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。加强川滇黔12市州区域合作,巩固和深化与浙江、广东珠海的东西扶贫协作,与泛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渤海经济区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形式多样、行之有效的区域协作关系,构建紧密承接、相互融合、互利多赢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。加强厅(局、办)州合作、区域合作、商协会合作,广泛搭建开放合作平台,打造开放合作新局面。
——增强招商引资实效,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水平。坚持招大商、大招商、选好商,积极引进世界500强、国内500强、民营经济500强和国际国内行业旗舰等战略投资者,努力在产业链招商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,促进优势资源科学开发、集约利用、就地转化,使凉山特色优势产业尽快迈上国际相关产业高端领域。重点围绕培育经济核心竞争力,策划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、资源精深加工和制造业发展等招商项目,抢占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制高点;围绕提高区

友情链接:
学    会
学    术
资    讯
专    题
图片
视频
专委会
乡村文艺院
网站申明
版权所有: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
蜀ICP备10025149号-1
备案号:川新备15-000061
联系我们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
电话:(028) 87323971,87323979,86605683
E-mail:Scxianyu@163.com
QQ:476320177
邮编:610016